Bad Tölz離慕尼黑不遠。夏天時候我們最常走的重機路線就是從住處到Bad Tölz,中間的路線可以任拐進各個小鎮,因此車程可長可短,曠野小丘森林小鎮等風景一概不缺。今年夏天從台灣回到慕尼黑後,我們又走了一趟這條重機路線。但我多了一些想像。因為在台灣時跟一對好友夫妻碰面,交談中才發現先生也很熱衷重機。於是當我再次坐在重機上在這條路上奔馳,我想像著我可以開車載著好友跟小孩,然後好友先生可以跟我朋友一起在巴伐利亞土地上飆騎重機。
在維也納的三個晚上,只有要看七點半的音樂劇的這晚,我一直沒想法,該去哪間餐廳。抵達維也納那晚,小賴在臉書給了一個十二使徒酒館的連結。我心想,這建議來得真巧,就這麼決定了吧!離開了小小咖啡館(Kleines
Cafe),我們走到Singerstrasse,經過了莫扎特之屋,以及旁邊的匈牙利國王餐廳(Restauran König von
Ungarn)。餐廳前立著附有照片的看板,看板上列著餐廳招牌的主餐。快到史帝芬教堂,也進去賣著品質絕佳價格也高的嚇人的服飾與布作作品商家繞了一
圈,之後站在教堂前的廣場,看著維也納雙頭馬車與車伕猶如台北轉運站巴士出入站的景觀,相當隨性的瀏覽這個市中心的風景。
小賴建議這間餐廳的理由是,他們有「自釀的白葡萄酒」。而神經大條的我,在進入這間餐廳之後忘得精光,當侍者前來問了我們要點什麼飲料,因為太過專心的張望
地窖四週陳設,一時想不起要點什麼,既不想點單車啤酒,一時之間也想不起任何一款蘋果小姐在部落格寫到,關於九~十月份來到新酒酒館的特色酒飲選項。急忙抽出桌上的菜單,點了Der
Gespritzter,紅酒與白酒各一。如果我再冷靜一點,也許我就會看到Apostelwein,該間酒館自釀的新酒。餐點的部份,朋友點了
Wiener
Schnitzel(維也納炸小牛肉排),我則點了Gulasch(匈牙利燉牛肉)。其實我不太吃牛肉,不過在莫扎特餐廳外看到匈牙利燉牛肉的照片,加上冷風一直吹,一直覺得暖不起來的我實在很想嚐嚐這有濃濃醬汁的匈牙利燉牛肉的滋味。
Der
Gespritzter是葡萄新酒加上氣泡水,喝了一口之後,我才想起來。坦白說是有點後悔這麼莽撞的亂點。並不是不好喝,只是想當然爾,平時習慣了的是原本的紅酒白酒滋味,被稀釋過後的白酒Der Gespritzter喝起來還不至於離清爽的白酒太遠,只是紅酒Der
Gespritzter變得清爽且少了原有醇厚口感,喝起來就彆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