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還有時差的關係,加上感冒,回到德國後的作息比我平時的還要有紀律。在雷根斯堡,每天六點多就起床盥洗,七點多就下樓吃早餐。後回房邊掛上請勿打擾的掛牌,在房裡敲打前一天的遊走記錄,或是攤開地圖想一想,當天想逛哪兒。
這樣Short Stay的好處就是不趕時間。像這天,感冒加上天氣不好,早餐後我在房裏窩到九點教堂整點鐘響。下雨,街道濕答答的,我取下請勿打擾的掛牌,撐著傘出門,九點才開門的dm藥妝店是我的目的地。
從旅館出門後不管是第一條巷子或第二條巷子右轉,都會經過百貨公司GALERIA Kaufhof. 大片的櫥窗已經佈置成聖誕風,免不了有吸引小朋友們的玩具大集合,沒有之前在慕尼黑瑪麗安廣場上的GALERIA Kaufhof的氣派大手筆可以理解(btw,是個好逛好買的去處,還有退稅),只不過好像也不是太用心:P。經過Kaufhof後再直走一段,於國王街(Königstrasse)左轉就會看到dm藥妝店。
買了幾瓶水(含保特瓶押金)、一小盒咳嗽喝的花草茶,一小支旅行包洗面乳。dm買水當然是比超市貴一點,但我不想另外逛超市。一瓶半升裝 45cent, 換算成台幣(匯率掉到35以下了呀)也不過跟台灣便利商店賣的價格差不多。回旅館的路上隨意繞了路,來到Neupfarrplatz. 廣場對面就是百貨公司GALERIA Kaufhof. 廣場上的聖誕市集攤位都架設好了,只剩細節裝飾待處理。
回到旅館,床鋪已經整理好了。我換上舒服的家居服,沖上一杯花草茶,繼續窩在床上敲敲打打。老天爺今天是準備讓雨下得沒完沒了了。
就這樣,覺得想出門再穿得暖暖的出門,累了就回旅館躺一會兒。基本上這幾天都是這麼做的。
@pic 1 & 2 : 我覺得外觀有意思住起來應該也很讚的房子
@下雨
@Neupfarrplatz 上的聖誕市集。後方教堂是聖彼得主教堂,我住的旅館就在教堂對面。
@這個聖誕市集有三棵中型的聖誕樹
@Kaufhaus面對Neupfarrplatz廣場這面
@ 教堂Neupfarrkirche
再出門的時候天氣依然差,風夾帶著濕氣襲人,體感溫度更低,耳朵冰冰涼涼的,戴上毛帽舒服些。這樣的天氣以參觀室內景點為主。我先去看了Alte Kapelle(古老教堂),並且去找了Niedermünster教堂。這次在雷根斯堡待較多天,可以挑幾個觀光地圖上的景點逛逛。
@ 老教堂Alte Kapelle旁的房子,賣茶葉茶具的
@ Alte Kapelle路邊的雕塑
@ Alte Kapelle 入口對面的大門
@進到Alte Kapelle(古老教堂)的第一個空間
@聖母抱耶穌圖,是本篤八世(Papst Benedikt VIII)送給當時的皇帝亨利二世的禮物。
@看過台北賓館(舊日本總督府)的地毯後,看到地毯都會特別看一下
@古老教堂內的第二個空間,華麗,十足的洛可可風格。
洛可可風格的古老教堂(Alte Kapelle)另一側也有個出口,出來後就是面對停車場,停車場右側是修道院:Karmelitenkloster St. Joseph.
@老教堂Alte Kapelle另一側的出口小門
@ Karmelitenkloster St. Joseph.
@停車場前方有幾間咖啡館。這一帶不太是遊客會聚集的地方,坐在咖啡館裏的人不少,應該是頗獲在地居民青睞的咖啡館。
從咖啡館旁的巷子走進去,Niedermünster教堂在右側。教堂裏暗暗的,我看了看教堂內的說明,可惜,地下的部份這天並沒開放導覽參觀。那下次唄,心想。雖然也不怎麼確定下次前來是不是能碰上週日、週一以及國/邦定假日(只有這幾天的下午2點半才有導覽)。
@Document Niedermünster教堂
@Niedermünster的天花板
@照片
@地下入口
@教堂內的窗檯,是VIP座位區嗎?誰能解答?
離開教堂時正好碰到一位女士拉開教堂前庭的門進來。和和氣氣的,見我正要出去,又去將厚大的木板門拉開,我都有些不好意思。這樣的態度其實在這個城市很少見,留在Day3那篇再一起說說好了。
總之,外頭的雨還真是沒完沒了。離開教堂後我又回到旅館,又沖了杯花草茶,邊攤開手上的地圖,盤算著時間。這時間去咖啡館吃午餐有點嫌早-說不定廚師都要傻眼了呢-但逛完雷根斯堡歷史博物館(Historisches Museum)還來得及在Moccabar咖啡館吃午餐嗎?
後者莫名的吸引我,況且入場票券才5歐,太划算了。
結果我在歷史博物館(Historisches Museum)竟也逛了快兩個鐘頭,同個時間跟我出現在博物館中的只有一對祖父母帶著一個孫子,如果不將教授還是講師將一群約莫10位大學年紀的學生帶到這兒現場教學以及現場工作人員計入的話。這麼好的參觀品質,我樂壞了。
主要展區在一樓,有兩個區塊,兩個入口。二樓也有一部份,三樓則是特展。
老實說我也沒想到歷史博物館內容這麼精彩。常態展出的部份依年代分成石器時代、羅馬帝國時期、中世紀時期以及16世紀的雷根斯堡,展出的內容包括當地出土的文物-化石、石柱、墓碑、金屬器具、泥胚瓦片、小型青銅雕像、器皿等等,從物件回推原貌的說明以及當時的生活環境、搭建情況模擬,說明當時羅馬人的住家或是飲食習慣、對應現代拉丁字母的羅馬字母字型,甚至還有1990年時挖出的最古老雷根斯堡人的整具遺骸(哇)。
@出土的吊錘(我記得有個專有名詞,但忘了...)
@模擬當時建造在雷根斯堡的羅馬兵營景象,非常細膩。建造的工具、工法、人物動作以及場景都使人感受到羅馬人在力學上的運用很了不起!
@把木頭拖上岸
@移動大石塊-大石塊先在開採後就略為切割成長方體,送到建造中的兵營工地時再細琢
@敲敲打打
一旁的說明寫到,堆砌成整座城牆的石塊之間沒有使用黏性物質來固定石塊。哇!石頭不靠黏著可以疊得這麼高卻不塌,很了不起是不是?但也不是就這麼簡單喔,其實羅馬人還有在兩塊石頭之間的對應位置鑽洞,置入木頭(也許還有其他材質?)的長條,用來避免石塊之間滑動,也會用鐵條像釘書針一樣的將兩塊大石頭固定住。內外雙管齊下,城牆就穩了。
@拱型窗框
@拉丁文為Mercurius, 德文為Merkur,以水星命名,是羅馬神話中的DHL/UPS, 為眾神傳遞訊息的。 其中一個櫃中展出從不同地方挖出的大大小小Merkur青銅雕像,一旁的說明中說祂除了是貿易商人的保護神之外,也是小偷的保護神,我還哼了一聲。但想想也對,小偷要跑得很快才不會被抓到。
@推測為西元三世紀初期的墓碑上有著看不出所以然的字母組合,一旁也有考古解碼說明。
@也有畫作,或是展出雷根斯堡藝術家的作品
@紐結麵包化石
@天使丟下角形麵包(Kipferl)跟紐結麵包給猶太人。原圖位於羅騰堡的Jakobskirche(雅各教堂),源於14世紀。
@呈現舊約聖經中波斯國王與王后的餐桌,餐桌上出現了紐結餅
在博物館中有一塊展出羅馬人居住的房子設計,綜合了雷根斯堡當地以及德國其他地方的考古遺跡拼湊出來的,房子裏面的擺設有考古出土的文物,也有依照龐貝啊或是哪兒的浮雕、描繪等依樣打造出來的。這都還好,讓我最最最驚訝的是,那時候的羅馬人房子就有暖氣了!而且還不只是牆壁有暖氣,連地板都有!是不是很不可思議?
@照片中最右邊那棟是羅馬人的房子,有沒有氣派?
@照片左邊是客廳,右邊是廚房。
暖氣在哪?看到客廳地板下方的空間嗎?羅馬人在地板下方的空間(應該也可以說是地下室)燒熱水,透過水蒸氣讓地板保持熱度,而牆壁暖氣的設計原理我就真不知道為何,但照片最左邊磚牆上每個磚塊都有孔洞,想必與它有關。至於客廳前方地面上的窯,也許是為了讓空氣流通。總之,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
@廚房裏還有磨穀機,是依照圖樣製作的,不是出土物件。
館內還有早期石橋的模型。看得出來現在的橋塔前是有拓寬了,而三座塔目前也只剩一座。
這次我碰到的三樓特展是展出德國雕刻家Rudolf Maison的作品。Maison先生出生於雷根斯堡,後來搬到慕尼黑,屬於19世紀的人物。巴伐利亞童話國王Ludwig二世看過他的作品後非常喜歡,還委托他設計Chiemsee湖中男人島(Herreninsel)上那座Neues Schloss Herrenchiemsee新宮前的飛天馬泉水池。之前住慕尼黑時曾跟先生一起去過Chiemsee, 不過那兩年的照片都只用月份分類存在硬碟中,沒列出地點。現在一時也找不到泉水池的照片好放上來。現場還展出Maison先生的競圖,以及在德國境內的大型雕刻作品照片。
Maison先生還做了一個慕尼黑小孩(Münchner Kindl),以及在皇家啤酒屋(HB)的男女姿態。
關於慕尼黑小孩我就忍不住又要加碼說明了
@慕尼黑路面電車正面車身上的城市代表人物Münchner Kindl
@慕尼黑小孩(Münchner Kindl)
@皇家啤酒屋(HB)的男女
@這一組由不同材料(不同的大理石、陶土。。。)做成的雕像人物叫做Augur, 是Maison先生創作的人物。 Augur的模樣總是非常滿意且享受著飲食。
@二樓的展場,有兩大幅職業圖,而德國人的姓氏有很大一塊都是跟職業有關。比方說我們很熟悉的舒馬克(Schumacher, 其實發音是舒馬哈,為啥變舒馬克我也不知道)是製鞋匠,Schneider(史奈德)是裁縫。前陣子正好在德文學習雜誌上(2016 10月份)讀到關於德國姓氏的知識,相當有意思。
然而,現場展出的說明都是德文-啊,這一點對於想鼓勵不懂德文的遊客來參觀好像是個減分。對於我來說,有些單字還是有點感覺又不確切,但大抵在說些什麼是略懂略懂。不過畢竟是理工料,歷史介紹看到後來就會少了一點耐性,看一下標題後就跳過的情況後來就成了常態。
不過還是覺得很有趣的,僅管記不得看過的所有說明,可是在對照物件與說明時,當下「啊~原來是這樣」的感覺真的很不錯。而碰到那些「略懂略懂」的部份就會嘆氣-要是米歇爾在旁邊就好了,我的移動字典,可以解釋單字,也可以要他讀過一整篇後簡單歸納給我。不過通常他都會再加碼衍生出很多背景人物故事,跟外頭下的雨一樣沒完沒了。。。(題外話:博物館有附設咖啡館,看起來很不錯。。。)
離開博物館後想抄近路,但方向感不是我的設計,一時間困在還算熱鬧但陌生的巷弄裡,弄不清石橋的方向-Moccabar就在通往石橋的街道上。迷路這期間經過一間奧地利私廚(後來查到是每日推出特定餐點,且走健康路線),一間以大文豪海明威命名的酒吧(但門口立牌列出好幾樣今日特餐可以選)。待終於來到了Moccabar, 已經14:05. 抱歉,我們午餐只供應到14點。
我決定回頭找海明威先生(好餓)!
進了海明威酒吧,點了一份跟巴伐利亞/雷根斯堡/海明威都扯不上關係的泰式咖哩飯。是說菜單中那個180g重的漢堡餐好像也跟店名與地理位置無關。咖哩飯很快的送上來,還冒著熱氣。燙口的茉莉香米拌上燙口的咖哩醬汁,就算不是道地的泰式料理(這點似乎也只有駐泰工作的小e可以回答?)也是味道很好的一頓午飯。
更多桌的客人進門,這種天氣中誰家有不熄火廚房就是贏家啊。
海明威酒吧室內挑高,空間不大,數盞照明燈光垂降,牆壁上掛著一張張黑白的海明威照片。我坐在窗戶外推的小空間,窗外是不怎麼浪漫的街道工地。三點,天色更黑了。
@Neupfarrplatz上的聖誕市集遇雨也是要繼續準備
後來跑到Kaufhof的地下樓層去看鍋碗瓢盆(Edeka超市位在同一樓層)等廚房器皿,一樓看聖誕飾品跟聖誕降臨曆(其中一盒Heilemann的聖誕降臨曆圖案我還蠻喜歡的),試噴香水,摸摸質料很好的圍巾與手套。
也在街上看到一間「Kochhaus」,門口的黑板上寫著餐點名稱,價位又才個位數,引起我的好奇心。逛了之後發現這是一家賣「單人份食材」跟食譜的店家(當然也賣些週邊器材食材啦)。
店家會推出食譜,每張桌面擺出兩種食譜所需要的食材,多半以一人份包裝好還販售。比方說麵條、大蒜、調味料、菇類、香料。。。等等,每種一人份的食材可能不到1歐或2歐,一張張的食譜也是收費的,某食譜(比方說燉飯)一人份食材買齊大概就6歐這樣。看起來是主打一人廚房或二人世界,且不想囤積多餘食材的顧客群。
@街景
@在德國平價咖啡品牌店面Tchibo喝杯咖啡(其實雷根斯堡有很多咖啡館選擇,真的沒必要在Tchibo喝,膠囊咖啡還好,現場的咖啡品質像我喝的這邊就蠻稀的。)
晚餐前又出去走,想找今天中午看到的奧地利私廚而未果,反而撞見一間帶有復古風的男士理髮店裏坐滿了等待理髮的男士-真是受歡迎的理髮店。
搭配辣味咖哩醬汁以及角薯
嗯哼,辣味?
出乎意料之外的,在這個「辣」是裝飾形容詞的國家裏,我還真吃到了有辣的咖哩醬汁,而且盤中切成角塊的薯條也太美味了,我算是常吃不完德國餐廳盤中的薯條,這會兒整盤吃得乾乾淨淨,連我都訝異了。8.90歐,划算!
先生結束這天Workshop後的晚餐聚餐後來到旅館找我,一同出門做消化散步。邊走邊分享今天彼此經歷過的點滴,看櫥窗,拍夜景,親愛的他也回答我時不時想到的問題。我帶他走到石橋對面,看看我昨天喝咖啡的地方,再慢慢晃回去。就這樣晃個一個鐘頭,他把我送回旅館後,他再走回他的旅館。
明天,也有期待想看看的。
@街道上的聖誕燈飾,有些街道上的燈飾已掛好,但不見得有點亮。
p.s. 有看見錯字或不甚正確的歷史內容歡迎指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