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3/14

〔2017。圖林根(Thüringen)〕眾星雲集,歷史重城-威瑪(Weimar)


Weimar, 雖然我在部落格中寫成中文的「威瑪」,普遍也稱為「魏瑪」。不過這城市的德文發音卻是「歪馬」,可惜中文字就德文音譯上沒有適當的字可使用。威瑪在德國歷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林林總總的歷史、名人資料讀起來相當可觀。相關的中文資料在網路上應該也能找到不少,對威瑪想進一步求知的朋友們不妨善用咕狗以及書籍。

我們一早就從埃爾福特(Erfurt)開車前來威瑪(Weimar)。數天之前的週末好天氣預報一直拖延,我們駛在灰濛濛不見晴空的鄉間道路,頗是無奈。這種天氣,的確會讓逛街都發懶。為了振奮精神,我們要在威瑪好好吃頓早餐。

進到威瑪,拜淡季所賜,我們找到了一個停車位,可免費停車2或3小時。也就是說,每2~3小時就得回停車處重設定放在車內擋風板下的藍色停車盤,才可以再多停數個小時。我們靠著CityMaps2Go應用軟體事先下載的威瑪地圖做衛星定位,目標是先找到市政廳前面這塊幾乎方正的市集廣場(Markt)。

市集廣場上在週一到週末都會有市場,應該是季節的緣故吧,我們來的時候,廣場上只有一攤蔬果攤位,三座圖林根烤香腸攤位。冬天尾聲,城市的中心顯得相當蕭瑟,跟旅遊照片中那個熱鬧場面大不相同。我們在中午左右回到市場上,任選一座香腸攤位,各點了一份不淋醬的圖林根烤香腸,相當相當美味,比起這天晚上回到埃爾福特餐廳中吃的還好吃許多。

廣場週邊的建築物相當有特色,有新哥德式、文藝復興時期,還有一間獲得米其林一星餐飲的五星級飯店-大象飯店。

@新哥德式建築樣式的市政廳。市政廳有鐘樂表演(Glockenspiel), 每天四場,分別在10點、12點、15點跟17點。六月到十一月時於下午六點增加一場。鐘群位在市政廳最頂層,材質很特別,是德國瓷器品牌麥森(Meissen)製的瓷鐘。鐘樂的演出是由電腦控制。我們都沒在適當的時間出現在廣場上,因此是一場都沒聽到,直到回家後我才在網路上找來聽,鐘聲清脆,與銅鐘的洪亮有著很大不同。

@五星級飯店:Hotel Elephant, 大象飯店,飯店內以公爵夫人Anna Amalia命名的餐廳為圖林根邦唯一一間的米其林一星餐廳。飯店陽台上有一座馬丁路德雕像。

@ 牆面線條皆漆成綠色的屋子是Stadthaus, 旅客服務中心在這兒

@照片中左中兩棟建築為文藝復興風格建築的克拉納赫之家(Cranachhaus), 文藝復興時代德國畫家Lucas Cranach d.Ä.曾居住於此。如今其中一間為舞蹈學院,一間為劇場。



@位於市場上的海神噴泉,背後是有450年歷史的藥局
@ 威瑪最老的Gasthof(我都管Gasthof叫客棧,供食宿的地方。不過現在很多Gasthof都只是提供餐飲而已)。
@假人坐窗邊

在市集廣場上略轉,就前往位於席勒街(Schillerstrasse)的Cafe Frauentor吃早餐。

玻璃門推開後還有兩塊擋去外頭涼氣的厚布簾,進到暖和的室內。圓弧型的蛋糕櫃中的蛋糕看起來都很可口,若不是現在進來是為了要吃早餐,實在很想來一塊。

@咖啡館一樓空間
@咖啡館二樓空間
在德國的咖啡館早餐,最基本最德式的早餐就是一塊麵包,一片起司一片臘腸(Salami),一塊奶油跟果醬,大致上這樣。所以看見菜單上有培根跟蛋,我就特別難以抗拒。這種價格也相對高些,不過在舊時東德的Weimar, 只要7歐多,咖啡飲品另計,以德國物價來說算很實惠。


早餐後,先生問我想怎麼逛。我心中別無他選,就是公爵夫人Anna Amalia的洛可可風圖書館。

不過我在Citymaps2GO中設定錯了,我們先來到了Anna Amalia研究中心圖書館(Studienzentrum der Herzogin Anna Amalia Bibliothek)。一來慶幸這個誤打誤撞的結果,二來是等參觀完之後才發現,原來我們的車子正是停在這間圖書館的另一個入口。

@ 從市集廣場過去看到的入口

 

櫃台人員告訴我們Anna Amalia圖書館的位置時,我轉頭見到這裡面的圖書館,趕緊問可否參觀。當然可以。

研究中心圖書館方正的中庭當時只坐了一位先生正在看書,整棟圖書館相當安靜,我們也放輕腳步欣賞。圖書館中庭藏書數層,但樓梯安置在書櫃牆的外側,和斯圖加特圖書館不同。整個圖館空間設計乾淨俐落,空間開闊舒適,就像私人書房,只是大上許多許多。我喜歡放眼望去的所有幾何線條以及簡約實在不花俏的空間設計。從小到大我都非常喜歡在圖書館看書,閱讀速度快,因此而能大量閱讀非常過癮。不過來到德國是有那麼一點受挫,因為讀起德文速度快不了,往往在單字或片語之間跌跌撞撞,難一些的又隔靴搔癢,痛快不起來。因此,對於德國圖書館是又愛又惱。

@找書階梯。另外在地板左右兩側各切掉一塊長形地板,讓人可以透視到地下室藏書閣




@各種電腦電子設備




@ 印象深刻的還有這些抽屜,看德文字意思大概了解,但我卻不知道適當貼切的中文該怎麼說,有點像是使用相關字的索引目錄。

真會想在這圖書館多停留一會兒,逛個過癮,也紀錄它空間設計的美。但礙於冬季日照時間短,總是不得不取捨。畢竟我心心念念的還是那間公爵夫人Anna Amalia圖書館,太晚去了,恐怕無緣一窺。

Anna Amalia圖書館就在Anna Amalia研究中心圖書館另一個出口的斜對面。

這一大塊空地北邊是Stadtschloss(城市城堡)暨城堡博物館,裡頭也很值得參觀,如果停留兩整天,也許就有時間進來參觀;南邊是李斯特音樂學院;東北邊是剛剛的Anna Amalia研究中心圖書館;西南邊就是公爵夫人Anna Amalia洛可可風圖書館。

@城市城堡(Stadtschloss)
@李斯特音樂學院

Anna Amalia圖書館就在照片中的這一棟。我們看櫃台上放著一張紙寫著11:30,以為要等到11:30才能進去參觀。不過我們前往詢問購票之後,就被放行進入了。在參觀之前要將包包都放進置物櫃中,一身輕便的帶著導覽機參觀。外套要穿著,因為進到洛可可風圖書館時會很冷。

拾階而上,在樓梯轉彎處兩側各有一大幅人像畫,其中一幅就是公爵夫人Anna Amalia. 按照畫作旁的號碼輸入導覽機(櫃台人員會詢問要聽英文或德文介紹),關於公爵夫人的故事娓娓道來。

上到二樓(德國的一樓),要從籃子中拿一雙超大的氈鞋直接套上,才可以進入館內參觀。這用意是為了保護地板。不過畢竟隔了一層原本就穿著的鞋子,幾次我都發現氈鞋掉了趕緊走回兩三步穿上。

進入的第一個房間展示一些收藏品或文物,


接著進入一間房間,房間三邊都有座椅,環繞著正中間四面的電視螢幕。我踏進時,營幕上正播放的是這棟圖書館在2004年發生火災的情景,消防隊進入這間洛可可大廳搶救無價的藏書冊。大廳濕淋淋的,許多珍貴藏書與藝術品都成了灰燼。之後在威瑪也設有樂捐攤位,加上政府與各機構的捐獻來籌措重建經費。建築師工匠們也開始將洛可可大廳一點一滴的恢復原本的優雅華麗,書專家則是透過種種工法步驟將受損的書籍恢復原貌。三年後這個洛可可大廳在公爵夫人Anna Amalia的生日當天重新開放參觀。

火災的場景看得我驚心動魄,進入這間洛可可圖書館時更是驚歎重建工程與原設計之細膩。

@天花板

我們遊走於大廳之間,折服於每一處的優雅不俗。有一段時間參觀人數變多,聽著導覽機說明欣賞眼前的一切、拍照、或是兩兩低聲對話,整個大廳中相當安靜。規模不大,但也是一個讓人捨不得離開的圖書館。如果有機會來到威瑪,推薦各位來參觀這兩間圖書館。尤其是這間洛可可大廳,與斯圖加特圖書館都列為德國TOP 10圖書館名單上。


@歌德畫像










@歌德畫作

公爵夫人Anna Amalia在婚後兩年失去丈夫,以19歲的年紀進行攝政,直到她的兒子成年。在她攝政期間她相當的提暢文學、戲劇、音樂等等藝文活動。歌德在Weimar住了超過50年,他不只是大文豪,也是公爵夫人Anna Amalia的政經顧問以及友人,輪流在不同的官職中負責事務。畫作中的歌德是站在他的房間中。而他在當時也時常進來這間圖書館。



@如同書翻頁的空間



@一樓櫃台旁邊有書籍修復介紹以及使用的工具


 @歌德故居與博物館。畫作上的房間到目前依舊維持原貌的在這間故居中。
 
來到威瑪的還有德國詩人席勒,他和歌德後來成為好友。席勒的故居則是位在以他命名的席勒街上。

@席勒街。這麼大塊區域的徒步區,散步不需瞻前顧後閃車子,我真喜歡德國老城內的徒步區設計。
 

@位於Windischenstrasse街上的這棟連大屋,席勒在1799-1802年間居住於此

@之後舉家搬到席勒街上的這棟屋子(Schiller Wohnhaus)。席勒於1805年去世。
 @位於席勒博物館

歌德與席勒的紀念雕像就位在德國國家劇院前面,

 

而雕像的對面則是Bauhaus博物館。Bauhaus, 中文為包浩斯,也是跟威瑪有關的關鍵字。這曾經讓我以為是一位人物的詞,其實代表20世紀現代建築的起源。bau是德文中建造之意,Haus則是房子,二者結合起來的字面意思就是蓋房子。

我不是學建築的,即便德文介紹讀起來大抵有個概念,但不到能陳述介紹的程度。這方面的中文書籍不缺,有興趣者不妨找來讀。又,我數年前入手的「德意志製造」(李蕙蓁X謝統勝著)中,對於威瑪與包浩斯也有很詳細的介紹,此外對於德國製造的一切分章節介紹得很清楚。當年我入手這本只是純粹喜歡這樣的製造文化與產品工藝,但並沒想過到德國旅行甚至尚未在德商工作。如今這本也跟著我來到德國,時不時我還是會翻上幾回,推薦給喜歡德國製造,或是想要按圖索驥參觀包浩斯建築的朋友們。

@包浩斯博物館

 
我拖著先生跟我去包浩斯大學看看。不過事前不知,包浩斯大學分兩個校區,分別位在Marienstrasse以及Geschwister-Scholl-Strasse(Scholl兄妹街。Scholl兄妹是反納粹組織白玫瑰的成員,在慕尼黑大學念書,發傳單,後被舉發處死。德文A1內容會讀到一些德國名人,Scholl兄妹就是其二).我們來到的是位在Scholl兄妹街的學區,一時之間有點不確定是不是進到學區。

推開門後靜悄悄。冒昧進來,我心裡還真是七上八下,沒法像先生那樣神態自若。一時之間沒去留意,彎旋而上的階梯是我在旅遊書上看過的那座橢圓型階梯-不專業就是這樣,入寶山空手回。這一棟也是荷語系比利時建築設計師Henry van de Velde所設計的。

@建築外觀


威瑪實在有許多參觀的地方,如我之前沒想過的史懷哲紀念館、經過院落在整修的公爵夫人Anna Amalia故居Wittumspalais, 李斯特故居(Franz-Liszt-Haus)或是Ilm河畔公園林地,威瑪近郊也是。有興趣又到不了的地方,就先閱讀吧。

@公爵夫人Anna Amalia故居Wittumspalais

 @從包浩斯大學回老城區經過的Hansa Haus, 德國建築師Rudolf Zapfes所設計建造。Zapfes在威瑪建造了不下400棟的建築。

@「若您認識人生,請給我他的地址」-法國作家Jules Renard的日記語錄。我想,有生命即在當下的意思,而不是盲目的往外頭追尋。

老城內的聖彼得與聖保羅城市教堂(Stadtkirche St. Peter und Paul) 也是值得參觀的一處,裡頭的祭壇畫作很是珍貴。我對聖經故事不熟,不過讀過教堂內關於畫作細節的介紹,看懂畫作內容所要說的故事,也覺得很有意思。不過教堂內不可拍照,欲拍照者得先到櫃台繳交一歐元取得攝影許可。(教堂內有印成A4大小的數種語言介紹,其中也有簡體中文版本。)

@聖彼得與聖保羅城市教堂(Stadtkirche St. Peter und Paul)

教堂所在的廣場邊有間咖啡烘豆坊,天氣不討喜,氣溫冷颼颼,咖啡館裏滿座,我們幸運的在進入時碰上坐在窗邊的客人正好要離去,佔得好位子。

咖啡館的咖啡也有以跟威瑪相關的名人命名。我點了杯Anna Amalia, 先生點的則是歌德咖啡。咖啡的滋味我是俗人喝熱鬧的,不過咖啡館裏氣氛還不錯。


館外走廊上還有幾張桌椅,不過冬天時坐這兒實在太冷。

 @廣場邊的電箱-比鬼塗鴉好看多了不是嗎

我們在從包浩斯大學進到老城區時也經過另外一間咖啡館,館內賣有許多種口味的巧克力,進去兜轉一圈後,趕緊把看到巧克力就會融化的先生拉走。



威瑪的街道並非無趣,只是在這麼沒勁的天氣中,德國的哪座老城看來都一樣沒精神,還處在休養生息的階段,等待春風吹襲,與夏日朝氣。難免我會覺得可惜懊惱,不過人不能什麼都要。惜福知足,感恩老天爺的美意就好。短短的拜訪一遭,走在老城裏,走在歷史中。我感受這座城市在德國歷史上的重要性,對發生於此浩瀚珍貴的文學、藝術、文化略窺一二就已折服不已。走訪之後的在家閱讀,讓我對威瑪的面貌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卻也發現簡直探不到底。

@Thalia連鎖書局。





@販售有柏林小綠人(行人交通號誌)商品的店家。在索斯特也有一個行人交通號誌採用柏林小綠人圖案。
@經過的另一間咖啡館


@隨手一拍的半木筋屋建築照片,竟也是有400多年歷史。木筋屋內是間書局。




@巴黎煎餅屋
 
若規劃到德國北部旅行,對德國歷史感興趣者,不妨也將威瑪列入。到訪之前可以透過書籍與網路對威瑪的歷史以及相關名人多做一些瞭解。其中,威瑪古典基金會網站也有關於文化景點的介紹。不擔心,頁面左上角有中文語言的選擇,雖然是簡體中文,但聊勝於無。

我第一次造訪,走馬看花,也沒想過威瑪的後勁如此強大,讓我期待未來還有機會再訪,進一步參觀。也不怕舊地重遊無聊,圖林邦這一帶還有幾個小鎮風景也美,不擔心。也希望到這兒旅遊的旅人們收獲豐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