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5/18

〔2016。亞爾薩斯〕舊地重遊東北法。Colmar(科瑪)以及超美味的燉煮豬腳!

當年到法國過聖誕節的自助旅遊紀錄還沒寫完,但還好亞爾薩斯的部份是完成的,否則前篇未竟重遊又來,寫起紀錄來不免有一種「手擺哪兒都不對」的感覺。這,還真是寫這篇旅記的最主要心情。

當年那篇遊記是寫完了,可是那場景卻不停的在腦海裏浮現,不管是重遊的當下,亦或是寫文的此時。那杯熱白酒,那漫天飛揚的大雪,那冷得連血都要凍著的低溫,抖到不能再抖的身子。。。

總會覺得對不起親愛的M,舊地重遊的時候,我想的都是老朋友,還好都是女生朋友,不然就太沒天良了。此次再來,想拼湊出當年存在腦海理的科瑪影像,也想帶親愛的M在Chez Hansi用餐。車子停在老城行人步道區外圍,沒有地圖,瞎摸著方向跟著路人走進去,竟也直直來到Chez Hansi餐廳前面這條街。

前幾日查過,Chez Hansi只接受電話預約。我們進去時已經下午一點,現場看確是有空桌,卻不知是否有被預約。穿著跟七年前一樣的藍色裙子的大媽問過我們有無預約,然後搖頭,沒預約沒位子。


Chez Hansi 旁就是Koïfhus,在Koïfhus以及其後方的Schwendi泉池廣場與街道,冬天時有聖誕市集,我們來到的時候則是碰上復活節春天市集。沒有熱紅酒、但其他啤酒果汁飲品、食材、牛軋糖等等零嘴還是不缺的。河道上方架了排排架子,佈置得春意盎然,高高的樹上也掛了許多彎捲的彩色圓型網紙,輕飄飄的隨風翻飛。

@從Koïfhus看出去的景像

@ Koïfhus
@Koïfhus前面右邊,一隻黑羊
@Koïfhus後方的攤位與陽台佈置



@Fontaine Schwendi
@河道上的佈置


@Fontaine Schwendi


不清楚這一帶其他餐廳的評價,瞧起來也沒太強吸引力。既沒有主意,索性到處走走看看,溫習印象,看看各式各樣的木筋屋,也許還能找到當年買香檳的地方。於是我們經過了Hansi博物館、人頭屋(Maison des têtes),逛到了道明教堂(德文:Dominikaner Kirche),然後看到一間Paunaler餐廳。

@Museum Hansi內的咖啡座
@人頭屋Maison des têtes


@Dominikaner Kirche。原以為就叫多明尼加教堂,後來看到台灣把聖多明尼加翻成聖道明,這麼一來這教堂也叫做道明教堂。然後我恍然大悟,原來高雄的私立道明中學的名字是這麼來著的。

@紀念品店

看到來自德國的Paulaner餐廳(餐廳正名是Le Stam)時,眼睛一亮。太好了,此時德國菜對親愛的M來說就像台灣乾麵之於我。

只不過,餐廳內部可不是像一般德國餐廳一樣保養得好好的。我們在二樓用餐,室內沒有什麼裝潢,牆壁也都看得出挺老舊的;桌數很滿,椅子一拉開,就會碰到後面那桌客人的椅子;走路移動都很有問題,真佩服服務這層的女服務生。囿於古蹟保護建築之一,餐廳不得自由整建或擴建,因此只有一間男女共用的洗手間,整體環境並不是那麼的舒適美觀。

親愛的M點了香腸餐,端上來的並不是那麼道地,像是大一號的熱狗切三段再切花,不過也是聊勝於無。我則是點了燉煮豬腳。端上來的豬腳色澤油亮,看起來就非常美味,而且顯然是燉煮後還有燒烤過,豬皮部位整理的乾乾淨淨的。我將脂肪層刮除後放心享用這份餐點,富含膠質蛋白的豬皮很嫩很Q,而豬腳肉醃得很入味,料理的火侯也掌握得很好,是我至今吃過最美味的豬腳了。

以前在慕尼黑吃的豬腳多是烤的那種德國豬腳,雖然好吃,但往往份量都過多,加上有時候豬皮烤太硬,大概一年犯饞一回就可。第一次吃到燉煮豬腳是在慕尼黑的HB。那時碰上啤酒節,整間HB的一樓都是觀光客,座無虛席,吵得不得了。二樓就安靜許多,是個能正常用餐的地方。那時吃到的燉煮豬腳是慘白顏色的,在視覺與味道上都不會讓人想再嘗試吃燉煮豬腳,跟這次在Colmar吃到的相比,完全被K.O.

明亮的天氣在我們用餐時出現,待用完餐出了餐廳,又是陰雨天氣。我們一不小心又走回到Koïfhus,仔細再看了地圖,然後仔細挑著路往回走,總算來到當年買酒處。

@當年也拍過的店招。。。

這回總算弄清楚了,原來這棟建築是「Maison Pfister」。當年經過時,對這突窗印象特別深刻,也記得在隔壁的那間紀念品店櫥窗,疊了好幾排的亞爾薩斯果醬-製作者為Christine Ferber,後來台灣葉怡蘭小姐的Pekoe也有跟Christine Ferber合作進口,還製作幾款台灣專屬的果醬。

我跟副班當年進到Maison Pfister,白酒沒買,反倒是買了MOET香檳與粉紅香檳。當年的價格實在便宜啊。

 @應景店招?
 @好少女心的角落


這回進到店裏看看,陳列的方式變了些。我逛了逛,決定買瓶店裏主打酒莊的2014 Riesling,結帳時看見有聖誕啤酒-不是當年超市買的那種-,也忍不住挑了一瓶結帳。還沒喝,希望味道如當年試的一樣,是很好喝的奶油啤酒。

@經過尿尿小童,應該是跟比利時的友好象徵。因為數日前才發生比利時恐攻,此時的尿尿小童也披掛上黑布,同步哀悼這慘劇。

尋訪舊印象的最後一站是小威尼斯。我記憶中的小威尼斯區域,其實包括了直譯稱為漁區(Quartier de la Poissonnerie)以及Petite Venise兩塊,其實也就是小河流經的前後兩段。這兒的木筋屋比記憶中的小了很多,但遊客量則比印象中的多了不少。冬天雪景蕭瑟,氣氛寧靜;春天時有春櫻點綴,多了一份柔美氣息。只是沒有陽光加持,覺得有些遺憾。

@Quartier de la Poissonnerie


@穿過小巷,就會來到小威尼斯(Petite Venise)。

小威尼斯的景要等許多人拍完到此一遊之後才能逮空檔拍。我看著眼前的景,也想著當年的景,想著當年一股莫名熱血的來自助旅行,想著那時還真是年輕。。。真是很珍貴的經驗,不是嗎?想做的事如果沒有打鐵趁熱,待人時事物變化,也不是那麼容易翻頁再來。真好,當年南法之後,大家又揪團捷克旅行;真好當年有副班跟著我傻傻的來亞爾薩斯;真好當年還有個大S跟她的朋友Jenny跟當年很迷建築攝影而且還很瘦的我一起去倫敦。。。真好,真好。



景點都重溫了,天氣也冷,眼見這沒太陽的狀態會這麼持續下去,就決定回史堡了。走出老城區取車時,陽光竟然出現了,從屋尖漸漸的亮了起來。我記得,按這光線打的方向,小威尼斯與漁區一帶會有景的。親愛的M很爽快的,要我查路名,很快的就送我回到小威尼斯。沒停車位,他打算在車上等。
這雲層還厚著,幾時再度遮陽不知。我下了車就衝漁區去了。果不期然,是歐洲常有,後方是烏雲滿天,前方則打來太陽光線的景色,建築物的顏色都更加亮麗了。老天爺給我看了之前沒看過的科瑪樣貌,我感動又感謝,誠意十足的取景,盡可能將它美美的樣子框出來。一張又一張,位置喬了又喬,許久沒有溫習這樣的熱情。





走回小威尼斯,碰見親愛的M。原來有個停車位空出來了。

M說,他看見有個指標指向小威尼斯,但並不是我停留這座小橋。我們拉著手依著指標方向,沿著河流,來到了小威尼斯登船處。原來如此。這兒清靜許多,一旁就是城外道路了,偶有車子駛過。從這兒看小威尼斯,看城景,也是新的經驗。





M是個好奇心重,敢于嘗試或探險的,真虧有他在我生命中,為我增添許多驚喜與經驗(我好像是反過來一直要他小心這小心那。。。>"<)。這次的舊地重遊之旅,是以前沒想過的。

還會再來嗎?我也不知道,畢竟還有許多地方想去看看。

這回從亞爾薩斯帶回的白酒,很足夠在今年夏天中品嚐回憶-問題只是在於,捨不捨得開來喝。。。


復活節假期行程:
2016.03.21 夜抵海德堡
2016.03.22 海德堡
2016.03.23 史特拉斯堡
2016.03.24 亞爾薩斯酒鄉小鎮:BergheimRibeauvilleRiquewihr
2016.03.25 亞爾薩斯酒鄉小鎮:Eguisheim、Colmar(科瑪)
2016.03.26 Tübingen
2016.03.26-28 斯圖加特(探親)、巴伐利亞郊區(探親)、Erlangen(探親)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開車不喝酒,酒後不開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