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ubeuren是位在烏姆(Ulm)西方約14公里處,在這個我管叫「藍色農夫」的村落裏,有個在德國極為特別美麗的藍色湖景─「藍鍋」(Blautopf),當然也是我自個兒照字面不負責的這麼稱呼它的。(註:Beuren也通德文農夫Bauer之意,不是因為我看錯單字喔)
要到Blaubeuren時是一路從林道中往山谷轉進,然後得小心的別錯過指標,往老城區開去。通過指標, 開到不起眼的平面道路,就可以找停車位了。我們停在一間看不出是學校的學校旁,下車後慢慢步行,依指標方向往Blautopf前去。一開始覺得明明可以停得再近一些,尤其將近正午時分,萬里晴空的,臉上的雀斑不知道又要因此多發幾顆。
不過後來繞完整個小鎮,反而覺得所選的停車位是對的,讓我們走完老城中美麗幽靜的巷弄鑽出來,就是學校了哩。
@修道院Kloster Blaubeuren
@修道院對面的木椼架建築(Fachwerkhaus),就是木筋屋啦
經過Blaubeuren修道院,穿過一座木椼建築的入口,就來到藍鍋觀光小路。
這天非假日,遊客不多。前來的應該多是德國人,或是部份歐洲人吧,不太是亞洲遊客會知道的景點。畢竟從亞洲出發的旅行團大多十天左右,大景點通吃就吃不完,這個小地方更不可能列在德國旅行景點上。也因為如此,這個算是觀光小鎮靜謐有加。就連觀光小火車,也是這麼不聲不響的,默默穿梭這個安靜的可以的小鎮。
南德這一帶的德國人喜歡在房屋外做些簡單裝飾或擺設,不管走在哪個觀光景點,民屋或餐廳前面總是能看見許多巧思。超市賣場裏這類的擺飾物件種類繁多,因應各個時節心情,在假日好好的營造自身所處的生活環境,心靈也健健康康的,回應大自然。
@擺放木柴區也整理得美美的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CMBwUYVpyewOWm12F1DeqTa3Lwa7NOKLJqJ0BljNH7y7bXUA5DYW6nWsSaKnzEYcwJcA7PmM8W-N4Q7W1ACW6nkL3Xe0riHZzLFvp8j9qOY7nDPbIzb3YltL41_EdkXidbBNl8mvC-r8/s1600/DSC_1023.jpg)
@使用綠色植物的溫柔力量,禁止停車
@小間的紀念品店外的彩色風車
我喜歡質樸可愛的小鎮,也喜歡在小鎮上每個角落發現的驚喜與美。
在 「藍色農夫村」裏,它帶給我的驚喜是這三隻站在二樓窗檯上的熊玩偶。兩隻熊煞有其事的慢慢轉動,認真的演奏沒有聲音的樂器,清爽的藍白襯衫相當對夏天的 味。另一隻熊則負責吹泡泡,呼出去的泡泡就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亮,經過 一旁的紅玫瑰叢往上飛。泡泡跟汽球都能惹得我童心大起啊。
來到三隻小熊所在,右手邊就是紀念品店,在紀念品店旁則是須購票進入的打鐵參觀工廠。打鐵是利用「藍鍋」的水力進行。
@打鐵坊
望著眼前這座既迷幻又無瑕的潭水,有著不可思議的純粹乾淨,細望潭邊還可見到潭底石上水草隨著水流微微晃動。如鏡面的青藍色潭水,溫柔無語,僅是輕風拂過水面時帶出粼粼波光,任誰來到這裏,都給療癒了。
@從林蔭步道邊望向潭面的景色,美哉
@潭水清澈見底
@藍潭(翻成藍鍋太沒氣質了,意譯成藍潭還較貼近實景)與潭邊的打鐵坊與紀念品店與冰淇淋咖啡店
美麗的藍潭旁還有一個少女石像,至於緣由,我沒探究。只看見幾位遊客不分男女,都紛紛跟石像合照。
@水位即時觀測顯示板:水位31公分、流量一秒1608公升。歷史最高流量為每秒32670公升。
@打鐵坊的水車
也到了該歇腿的時候,Menu上繽紛色彩的冰淇淋,或是一杯啤酒,一杯咖啡,一杯水,讓歇腿也歇得很開心。挑了張空桌坐下,雙腳晃啊晃,眼睛在Menu上溜來溜去,最後 還是點了可自選三球口味的冰淇淋加不甜奶油以及一小瓶水。小小的藍潭,周遭也簡簡單單的,沒有營造過度的觀光色彩,遮陽傘下的遊客們,沒有旅人色彩,就像 在自家附近的冰淇淋店一樣的消磨午后時光。以前到歐洲旅行時,最期待的就是這一味的體驗。如今每次小旅行或大旅行,都能進行這樣的小充電,我不嫌多,只有充滿感激。
往回走,小鎮依舊午睡中,在這山谷裏遺世獨立。
@城門口前的Linde樹
臨時決定不循原路回去,試著走走別條巷道。誤打誤撞的,竟然走進一條古老又整理的相當清爽的老巷弄。
「我家門前有小河」原來是這麼清新的景致。左手邊的這排高低不一的紅瓦屋群前有一條大概跟我身高不相上下寬度的溝渠,溝渠中的流水湍湍,水質乾淨,應該也相當冰涼。從街道到大門(還是後門?)則架有一塊寬石板供通行。我興奮極了,東瞧西瞧,走上石板看前看後,想像居住在此的心情,每天出門進門,甚至只要坐在家 裏,想到門前有這條「小河」,心中吹出的浪漫泡泡大概冒不完。想必這幾座民屋的居民也是如此,陽台窗櫺石板通道,總要挑一處好好妝點。
我好想敲敲門,問問他們,住在這幾間屋子的心情。
@各載了一個小孩的父母騎腳踏車而過
@是該仰望,才能表達我的仰慕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EdDUtSts_cghvbp9xiiYea2D9tUqYOtHya1l5wZlBtBKFrCExmSZHJ7PWNGysFRPg5OEyHSqjcKoovKtLCHTKhQD6WOL72h1ruIw6ZDeOIxtmOa1jZwOkY_6nM0WLpL63w_vIRMeXK7Q/s1600/DSC_1151.jpg)
@懸掛古舊澆水器,也是很獨特的裝飾風格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wnyRocF6HhXRWJvJyp_eaX06hH74LsTvGa-VV3d3cPU_IK1PCz5GWwobFnZp45j9K6VtTv__DkFqRKZkh_QlsiBEcdIaYIElj7yrhLvI5l4gVi0bvjzHgzhp0rgpPbknQEOYnhDDG-MA/s1600/DSC_1157.jpg)
@這是盆栽?
@老屋子,300多年了。
走到盡頭才看到這個豎立的地標,勾勒著舊城區的範圍。即使我沒逛完整個舊城,但這條巷子就足以讓我深嘆口氣的說:好美啊。曾經戰火的年代,到底還是德國人的念舊惜物的個性,這些曾經的古老美好事物都這樣保留下來。
我後來在網路上找到這個小鎮的360度全景網頁,網頁中還有淺影指標,點入後會帶到該小鎮下個景點的360度全景。看了幾處之後,古蹟遺址不算,至少 應該要把整個老城區走遍的,因為真的很美。(360度全景請謹慎操作,免得把自己搞到頭暈)
巷道的另一邊雖然沒有這樣的石橋流水,但也一處值得一瞧。照片中這間屋子,看得出來已經是現代的建築了,可是即使使用的設計現代,但外型設計卻很有心的融入這一區的老住宅中,因此看起來新穎,卻又有著尊重老屋群的心意。我深深的感動著。
@Aachgasse巷
走到Aachgasse盡頭,右手邊那一塊也很漂亮,值得去走。但淺見如我,說服自己「那邊應該還好吧」,就擦身而過。
從巷底一旁的矮門走出,就看見這間學校,而車子,就停在學校旁。
留點遺憾也好,這小鎮的其他處美景,就待其他有興趣的旅人探訪了。
註:自駕繞下山谷的感受很好,但對於非自駕的旅人,要到藍色農夫村Blaubeuren(咕狗地圖音譯為布勞博醫倫)也很方便。只要從Ulm(烏爾姆)火車站搭RE/IRE/RB等地區列車,車程9-21分鐘之間就能抵達Blaubeuren火車站。從Blaubeuren走到位在最深處的藍色潭水(Blautopf),也只是2公里內的腳程,非常容易。Ulm不是德國傳統城市,不過逛起來很愉快,只是不太是大老遠從台灣飛到德國來玩的旅人主要景點,改天再介紹。
註:雖然索斯特很美,我也還捨不得搬走,但每每想到在巴伐利亞出生的先生,常帶我拜訪的那些私房景點或知名景點,以及那相對於德北穩定而晴朗的天氣,讓我也越來越思念巴伐利亞了。
真想去旅行
回覆刪除祝妳快快有機會成行:D
刪除